《诗经》西周以来的诗歌传说古诗抄本有多篇孔子对此做过搜集、整
《诗经》西周以来的诗歌。传说古诗抄本有多篇,孔子对此做过搜集、整理、校勘工作,存留篇。作品大概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,分为三类:一为“风”(即民歌);二为“雅”(即宫廷之乐);三为“颂”(即宗庙之乐)。孔子说:“诗”有首,用一句话来概括,是“思无邪”,即其思想内容都合于“周礼”的准则。孔子很重视《诗经》的教育作用,他说: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,意思是说,不学诗便不会说话。通过学《诗经》掌握语言,培养语感。诗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,孔子已注意到这个特点,他说:《诗》“可以兴”,即诗有比喻联想、托物寄兴的特点,容易培养青少年的联想力,以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。《诗》“可以观”,也就是说通过学诗,可以观察到社会习俗的盛衰,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。《诗》“可以群”,是说通过学诗,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,以培养青少年的合群性,增进其相互情谊。《诗》“可以怨”,是说通过学诗,运用讽刺形式,批评政治得失,以培养青少年学习讽刺的方法。归纳起来,学习诗经,可以教育青少年懂得“事父、事君”的伦常道德,培养忠君孝父的道德情操。此外,学《诗》还可以学一点自然常识,诸如“鸟兽草木之名。”
《书经》孔子将春秋以前历代官方的政治历史文献汇编成书,称之为《尚书》。《尚书》保存了夏商以来特别是西周初年重要的历史资料,编《尚书》的目的,是为了总结保存并向青少年传授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经验。
《礼经》即周礼,包括西周以前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、道德规范和相应的仪节。孔子是重视礼的,他说:“为国以礼”,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他认为立国要以礼制为核心,建立新的社会秩序。他强调“礼”必须以“仁”的思想情感为基础。离开了“仁”,“礼”就没有意义了,因此要求达到“礼”和“仁”的统一。所谓“仁”,是孔子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精神,“仁者爱人”,“推己及人”,对统治阶级内部要讲忠、信、恭、敬,对劳动人民要讲宽、惠。这样便于调节各阶级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。孔子还提出了一个正名思想,其实质在于呼吁社会权威。可以推想,当时正值春秋末期,社会动荡不安,多种秩序并存,人心浮动,谁都不怕谁,谁说了也不算,没有权威性。所以孔子就大讲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”,君要在君的位置,像君的样子;臣要在臣的位置,像臣的样子;父要在父的位置,像父的样子;子要在子的位置,像子的样子。其目的在于要维护必要的权威意识,这个思想还是很有价值的。因为当时社会正处于新旧权威相互转化时期,要注意防止权威领域出现空白,否则社会失控是难以避免的。
《乐经》“乐”即音乐。“乐”与“诗”相连,分别来说,“乐”谓乐曲,“诗”谓歌词,合而言之,“乐”也包涵“诗”。“乐”与“礼”相配合,进行政治道德教育,其作用在于陶冶情操。孔子说一个人的修养应该从学“诗”开始,以激发情感和意志;进而学“礼”,以约束其言行;再学“乐”,以形成其性格。这就是他所说的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。孔子不仅是音乐爱好者,很可能十分内行,据说他曾学鼓琴于师襄,问乐于苌弘,他会好些乐器,如琴、瑟、磬等。他喜欢唱歌,他与别人一起唱歌,如别人唱得好听,他一定要求别人再唱一遍,然后跟着别人再唱一遍。孔了在齐国听到舜时的“韶”乐,使得他“三月不知肉味”,说明他整个身心长期地沉醉在“韶”乐之中。他评价“韶”说:“尽美矣,又尽善矣”,评价周武王时的“武”乐说:“尽美矣,未尽善也”,这里他提出了文学艺术的两条标准:一是政治道德标准,称之为“善”;一是艺术标准,称之为“美”。在这两条标准中,“善”是首要的,“美”是其次的。他主张“尽美尽善”,即政治道德标准与艺术标准完美的和谐与统一。这对形成中国古代的艺术传统和美育传统有重大影响。中国古代的艺术和美育传统注意朴素、淡雅、天真、含蓄、讲分寸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,喜而不露,怒而不纵,含而不贫,勇而不莽,尽善尽美,文质彬彬,中国古代的文艺和美育传统,就像中华民族的性格一样:既热烈又恬静,既深刻又朴素,既温柔又高雅,既微妙又直率,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精华,对中国人民的教育和感染力是十分深厚的。
《易经》也叫《周易》,大概形成于殷周之际,包括卦及其卦辞、爻辞,另还附有卦图、太极图、河图、洛书等图式。它本是一部推究阴阳变化预卜吉凶祸福的占卦书,但书中吸收了当时的自然科学,如古天文学、古气象学、古代数学的成就,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复杂现象,并且对这些现象又力图作种种解释和说明,因此,它不仅是一部宗教迷信书,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哲理。孔子很重视《易经》,他读《易》不厌反复,曾把串联《易》竹简的皮绳磨断过次。晚年他说过:“让我多活几年吧,到岁时去学习《易经》,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!”他不仅自己喜读《易经》,而且还作为经典传授给他的学生。
《春秋经》《春秋》本是鲁国的一部编年史,因为它是按年来编写的,所以就取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字来命名,曰《春秋》。孔子对这部书是加过工的,作过一次修订,并用它来做历史教材。这部史书虽有明确的年月记载,但文字过简,记载的史实仅是一个大纲或提要,事情的原委记载很不详细。于是后来就有人给它将史实补充叙述和进行评论。这些叙述和评论就叫“传”。给《春秋经》作过“传”的共有三家: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作的叫《春秋公羊传》,春秋末鲁国人左丘明作的叫《春秋左氏传》,还有一位鲁国人谷梁赤作的叫《春秋谷梁传》。
六经——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,代表了春秋时期以前的文化知识的一切领域,作为历史材料,是有价值的。清代学者章学诚说:“六经皆史”,就是从史料价值上肯定了孔子传授六经的历史作用。
六经是孔子私学的主要课程,有人说,《诗》相当于文学课,《书》相当于政治课,《礼》相当于道德伦理课,《乐》相当于音乐艺术美育课,《易》相当于哲理课,《春秋》相当于历史课,这种说法虽不尽贴切,但也不无道理。
六经对于中国古代影响是深刻的。中国是礼仪之邦,中国人是喜欢遵守社会公德的,守规矩,讲礼节,这是受《礼》的影响;中国人是乐观主义、浪漫主义的,琴棋书画,吹拉弹唱,这是受《诗》、《乐》的影响;中国人性格是多方面、多层次的,关心政治,酷爱历史,追求哲理,这是受《书》、《春秋》、《易》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