宾坐在席上拿起主人所献的菜肴与酒,这是表示敬重主人的待客之礼。祭肺后,尝一下肺,这是表示接受主人所献牲肉的礼仪。祭酒后,尝一口酒,这是成就主人献酒之礼已成。尝酒时移坐到席的末位,是说设席的正中不是专为饮食用的,而是为了行礼用的,这是重礼轻财的意思。宾在西阶上干杯,也是说此席不只是为了饮食,这也表示了先礼而后财的意思。君子们能够做到先礼而后财,民众就会兴起一种恭敬谦让的风气,也就不会相互争夺了。
乡饮酒之礼,六十者坐,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,所以明尊长也。六十者三豆,七十者四豆,八十者五豆,九十者六豆,所以明养老也。民知尊长养老,而后乃能入孝弟。民入孝弟,出尊长养老,而后成教,成教而后国可安也。君子之所谓孝者,非家至而日见之也,合诸乡射,教之乡饮酒之礼,而孝弟之行立矣。
孔子曰:“吾观于乡,而知王道之易易也。”
主人亲速者宾及介,而众宾自众之;至于门外,主人拜宾及介,而众宾自入:贵贱之义别矣。
三揖至于阶,三让以宾升,拜至、献酬、辞让之节繁,及介省也矣;至于众宾,升受,坐祭,立饮,不酢而降:隆杀之义辨矣。
所速:敦请。也 省:指主人与介之间礼节省减。
在乡饮酒礼上,六十岁以上的人坐着,五十岁的人站着陪侍,听候差使,这是用以表明对长辈的尊重。给六十岁的人设菜肴三盘,七十岁的人四盘,八十岁的人设五盘,九十岁的人设六盘,这是用以表明对老人的奉养。通过这个礼,民众懂得了应该尊敬年长者,然后才能回家孝顺父母,尊敬兄长。民众在家能够孝顺父母,尊重兄长,在外又能够尊敬老人和奉养老人,而后教化就能成功,教化成功了而后国家才能安定。君子所说的孝,并不是挨家挨户去宣传,也不是每天都召来加以训诫,只要在乡饮酒礼和射礼时,把人们集合起来,教他们行乡饮酒礼就行了,孝顺悌爱的德行从而就建立起来了。
孔子说:“我看了乡饮酒礼,就知道王者的以仁为核心的治国之道是很容易推行的。”
主人亲自到宾及介的家中邀请他们,而其他的宾客则先到宾家的门外,随从宾一同前往乡学;到了乡学门外,主人拜迎宾及介,而揖请其他的众宾客进入乡学大门:主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他们的身份贵贱很容易辨别清楚。
宾主彼此三揖而后走到堂阶之前,互相推让三次,然后主人先升东阶,正宾升自西阶。主人又在堂上拜迎、揖让宾的来到,又斟酒献宾,宾又回敬主人,彼此推辞谦让的礼节十分繁缛,到主人与介之间,行礼就有所减省了;至于其他众宾,只是升堂接受献爵,坐着行祭,站着喝酒,众宾不斟酒回敬就降阶:从这些不同的做法来看,礼由隆重逐渐减轻的原则就清楚了。
工入,升歌三终,主人献之;笙入,三终,主人献之;间歌者,三终;合乐,三终。工告乐备,遂出。一人扬觯,乃立司正也焉,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。
宾酬主人,主人酬介,介酬众宾,少长以齿,终于沃洗者焉,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。
降,说屦,升坐,修爵无数。饮酒之节,朝不废朝,莫不废夕。宾出,主人拜送,节文终遂焉,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。